6月2日,瀚蓝环境对粤丰环保的私有化并购完成资产交割,这笔规模约111亿港币的交易,不仅成为近年环保行业最大规模控股权收购案,更成为绿色金融支持产业整合的标杆实践。在国家“双碳”目标与“无废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股票配资相,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中信银行联合中信证券等组成的金融联合体,以“境内外一体化+银证协同”的创新服务模式,为环保企业存量整合注入金融动能,书写了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行业整合需求催生百亿并购
随着我国环保产业从高速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固废处理领域已迎来“运营为王、存量整合”的关键期。作为A股上市的环保龙头企业,瀚蓝环境深耕固废处理主业,业务涵盖能源供应、供水及污水处理等领域,连续十年跻身全国固废处理十大影响力企业,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16个省份35个城市。而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粤丰环保作为市值超百亿港元的垃圾焚烧发电标杆企业,在成长路径、发展模式与经营理念上与瀚蓝环境高度契合,成为产业整合的理想标的。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应与技术协同,是环保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业内专家表示。瀚蓝环境计划通过香港子公司收购粤丰环保92.77%股份并推动其退市,这一交易却面临多重挑战:作为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跨境私有化境外上市企业,交易结构复杂,涉及百亿级资金跨境流动,且需满足香港联交所严苛的资金证明要求,同业银行在审批中频频遇阻,企业亟需专业金融力量支持。
中信联合体打造全链条金融方案
面对这一复杂跨境并购需求,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信银国际)与中信证券(华南投行部、中信里昂)组成联合体,量身定制“内保外贷+财务顾问+并购贷款+交易资金监管”的综合服务方案,分阶段破解交易难题。
交易启动阶段,香港联交所要求公告前需出具全额贷款承诺。针对跨境政策壁垒,中信银行创新开立附带生效条件的融资性保函,联动信银国际与瀚蓝香港签署境外贷款协议,既满足了监管对资金充足性的要求,又为企业预留了灵活操作空间,成功推动私有化交易正式启动。
在交易执行阶段,为解决60%交易对价的资金需求,中信银行作为第一大联合牵头行,高效组建61亿元人民币并购银团,通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与此同时,中信证券担任A股独家独立财务顾问,联合中信里昂担任港股要约方独家财务顾问,从交易架构设计、估值模型优化到跨境监管合规,提供全流程专业支持,确保资金跨境支付与交割顺利完成。
“这套方案实现了政策突破、资金保障与专业服务的三重协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银行母子跨境联动、证券母子跨境联动及银证融融协同的三维模式,成功克服了跨境并购中的政策、资金与操作难点。
多方共赢绘就绿色发展蓝图
此次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为企业发展与金融服务注入双重活力。对瀚蓝环境而言,并购后其垃圾处理总规模跃升至9.76万吨/日,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20个省份54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运营规模跻身国内行业前三、A股上市公司首位。
金融服务的价值也在交易中充分体现。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项目开立64亿港元涉外融资性保函,投放61亿元并购银团贷款。
交易衍生的综合金融服务更显成效。中信银行承接瀚蓝环境700余名员工代发业务,通过跨境联动,成功承接粤丰环保原大股东个人交易价款,实现了对公与零售业务的协同发展。
绿色金融实践彰显战略价值
这场百亿并购的深层意义,在于为绿色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交易践行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兼并重组政策精神,直接服务于“双碳”与“无废城市”发展目标,成为金融助力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信体系内首单金融全角色、全流程覆盖的港股私有化并购融资项目,其创新模式具有鲜明的行业示范价值。“以集约运营替代无序扩张,以技术协同重塑价值链条”的整合路径,为环保产业存量时代的突围提供了新思路,推动行业从竞争内耗转向高质量协同发展。
中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产业”协同模式,以境内外一体化服务能力,为更多绿色产业并购重组、技术升级提供金融支持,助力“绿美湾区”建设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落地,让绿色金融真正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推广股票配资相
广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